4天3夜 蔬食與文化的 J 系旅人攻略

穿梭台中、台南與嘉義,來一場不只Vegan、也滿載藝術氣息的J系旅程。走進無肉市集、奇美博物館與故宮南院,4天3夜感受慢步調生活的另一種提案。

4天3夜 蔬食與文化的 J 系旅人攻略

走訪無肉市集、奇美博物館、故宮南院の城市穿梭計畫

✨起心動念的那一刻

有些旅程,不急著跑景點,也不為了打卡; 而是為了再次遇見曾讓自己心動的風景

在青旅的床邊、巷弄裡的市集、午後博物館的光影中,慢慢打開。

這趟 4 天 3 夜的南台灣輕旅行,是為了再訪那場植系靈感滿滿的無肉市集, 再次感受 Vegan Asia 的溫柔氛圍。

順著心意,不知不覺, 奇美也成了我「一年一會」的文化老朋友。
一路從台中、台南,景點不多,節奏不快, 旅程最後落腳於嘉義故宮南院,靜靜地畫下句點。

搭著大眾交通、住進風格青旅,用日常的方式旅行, 把風景收進記憶,把日子留在身體裡。

不是以「必去清單」為出發點,而是以「我想怎麼感受」為主軸, 在不同城市之間,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。

如果你也喜歡旅行中有點自由、有點設計、有點無肉, 這份 J 系旅人攻略,歡迎帶著走。

🧭 為什麼是這三站?

台中|無肉市集 Vegan Walker
蔬食與風格品牌的匯聚,主打「一次逛足」的Vegan市集。
台南|奇美博物館
「畫師們:走進16、17世紀 尼德蘭繪畫時代」特展,
沉浸於西方藝術與光影。
嘉義|故宮南院
「江戶浮世之美」特展,日本日常文化的展現,
讓人靜靜觀看,也慢慢沉澱。

這三站旅行主題鮮明,串聯起來,像是一場策展式的旅行。

🧠 行程規劃思路|從地點順序到時間安排

  1. 決定天數:簡單原則依景點/活動地點決定天數,3 大主題分散在 3 地,考量移動時間,最少需 3 天,最後選擇 4 天 3 夜,並保留 2 天給無肉市集。
  2. 地點順序有邏輯:從台中 → 台南 → 嘉義,順勢南下(或可反轉順序依日期調整)。
  3. 行程寬鬆分段:個人偏向比較寬鬆有餘裕的行程,一天分早、中、晚三段時段,各安插一個重點活動,留白更多餘裕。
  4. 市集安排與假期搭配:無肉市集週末限定,可配合週六~週二/週四~週日做整體行程配置。
  5. 博物館景點一天一個剛剛好:奇美博物館與故宮南院都是適合「慢慢走、靜靜看」的地方,一天一個點,保留足夠觀展時間,避免過度壓縮體驗。
  6. 移動距離設計合理:第 3 晚住台南,第 4 天再移動到嘉義,返程方便也不趕。

🛏️ 住宿安排|青年旅館是我的城市中繼站

自從上次住過2,000元以下的誠星青旅之後,發現高品質的青旅不輸一般的飯店,價格更便宜,這次三晚也都住青年旅館:

  • 預算考量:預算控制範圍內,同時可以住到設計感或有老屋氛圍的旅館。
  • 地點方便:選擇靠近車站、想踩點美食的地點,行李寄放很方便。

這次安排:

  • 台中兩晚同間旅館不同房型(女生宿舍床位 & 單人房):路得行旅
  • 台南一晚選擇靠近美食的老屋民宿(單人房):和和窩

💬 旅人耳語 | 找到,剛剛好的容身之處

原來舒服,不只是房間大小的問題

台中青旅超夯,口碑好的房型常常一位難求,想這次我原本想連住兩晚「單人房」,但訂不到,只好改成第一晚住「女生宿舍床位」,順便體驗看看自己適不適合。結果不出我所料,我「真的」不適合背包客的房型,不是設備不好,環境其實很乾淨、舒適;只是我發現自己需要一點安靜和界線。

第二晚入住「單人房」後,睡眠品質整個回升,身體直接誠實地回應:我需要獨處的空間。所以也推薦大家多方嘗試不同房型,才能更清楚知道自己在旅行中需要的是什麼。

這次還解鎖「在青旅洗衣服」的日常感,因為夏天流汗多、衣物容易有味道,所以第 2 天傍晚就提早回到青旅洗衣、休息,4天的旅行帶個2套外出服,行李簡單很多;路得行旅的環境很放鬆,有很多小角落可以窩,房卡有門禁,不同樓層不能隨意進出,安全很高。

台南的青旅很多,很多是老屋民宿,這次選擇的和和窩,一開始跟著導航走進錯綜複雜的巷弄,還一度懷疑:「這裡真的有民宿嗎?」但走進去的瞬間,有種莫名的放鬆,就像真的「回家」了一樣。

「單人房」是迷你套房,有小小的衛浴,感覺很新鮮又溫馨;房間附有除濕機,所以就算洗完澡,房間也不會感覺潮濕;Netflix有民宿的帳號,可以盡情地看,一切都剛剛好。

晚上社區很安靜,周圍多是叔叔阿姨們住的民宅,睡起來比預期更安心。附近甚至還有全聯可以補給,買了一瓶 IF 椰子水,像是儀式感的日常補給,搭配宵夜。

說不上來為什麼,我就是很喜歡這樣的感覺。或許真正的「旅人歸屬感」,不是在異地找到家,而是能夠在旅途中允許自己停下來,好好住一下。

🚉 交通安排|大眾交通不一定麻煩,重點在順

利用 Google Maps 查詢多種路線公車,路線可以事先筆記,保持彈性,到時再依照當時 Google Maps 導航進行搭乘,準確率很高:

  • 桃園 → 台中:考量路得行旅在台中火車站附近,所以直接搭乘火車。
  • 台中 → 奇美博物館:考量高鐵台南站有高鐵快捷公車直接前往奇美博物館,選擇搭乘高鐵。
  • 台中、台南市區移動:用公車 + 步行,使用 Google Maps 最方便。
  • 台南 → 嘉義(故宮南院):先搭乘高鐵快捷公車至高鐵台南站,搭乘高鐵前往嘉義,再轉乘公車。
  • 嘉義 → 回程:結束後從嘉義高鐵站搭車返家,行程完美收尾!

📌 交通小撇步

  • 善用 Google Maps 進行轉乘規劃
  • 若想看展悠閒不趕場,建議早一班車、預留候車彈性,或是結束後彈性搭車
  • 有些博物館提供免費接駁,記得查清楚班次與搭車地點!
  • 長程移動選擇火車或高鐵,取決於下個景點的距離及方便程度。

🌿 每一站的小亮點

🌟 無肉市集 Vegan Walker @ 台中

風格品牌 ✕ 亞洲蔬食 ✕ 舒適逛市體驗

💬 旅人耳語 | 對味,才能共鳴

市集,不只是購物,更是一場對話

Vegan Walker 有太多吸引人的攤位,只有一個胃要怎麼能吃完海量美食,當然是連吃2天啦~

那天的天氣很奇特,艷陽高照,卻又風大得驚人,讓遮陽傘變成吃美食的絆腳石,於是我直接穿上連帽防曬外套,空出雙手,準備迎接美食大軍。

市集對我來說,不只是「吃」、「買」的地方,更像是一場對話、一場風格的宣講。我喜歡在攤位間散步時,與已經熟悉的店家聊聊近況,用更開放的心向第一次遇見的品牌詢問,感受他們的熱情與堅持。走在風格各異的攤位之間,不變的是店家友善的態度。

在參加很多場無肉市集後,我總不自覺地問自己:「我現在在意什麼?我可以為動物、環境做些什麼?」這次4天3夜的旅程,全程無肉、Vegan,不是因為我一定要做什麼,而是我選擇這樣生活。

那是一種能與自己價值觀對齊的旅行方式,很輕盈,也很踏實。

🌟 奇美博物館 @ 台南

建築與展覽都讓人沉浸

💬 旅人耳語 | 原來,畫也會低聲說話

用科技,穿越時空看見畫的真實

上一次來奇美博物館,是和小夥伴一起看「從拉斐爾到梵谷」那場現象級展覽;這次的「畫師們」,我選擇自己來,獨自欣賞。

強力建議平日造訪,觀展體驗真的大大升級。這次的展覽來自奇美自己的典藏,加上許多科學研究,現場有很多研究展示;原來,早在 16、17 世紀的尼德蘭,畫作就已經有明確的分工與「工作流程」,有調製顏料的學徒、有畫人物的,有畫背景的,甚至出現客製化選畫、複合式畫廊的商業模式。

每一幅畫都有滿滿的寓意,像密碼,也像低語,如果不是搭配專人導覽,我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這麼多細節。

其中有一瞬間,我突然聯想到之前在台中歌劇院看的威爾第歌劇《法斯塔夫》,那齣歌劇就是大量參考 17 世紀荷蘭黃金時期的畫作風格,光影明暗、角色表情、場景安排,都與這次展覽的畫作產生奇妙的共振。

在畫作看到歌劇,在歌劇看到畫作。

🌟 故宮南院 @ 嘉義

沉穩現代的亞洲文化場域

💬 旅人耳語 | 我們的日常,也值得被陳列

浮世繪裡的旅行提案

前陣子高雄創價美術館推出「從江戶到近代: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」,你有去看過嗎?我原本也很想去,可惜最後沒成行。

所以當我看到故宮南院的《江戶浮世之美》特展,便默默在心中說:「這次不要再錯過了。」

這場展覽的展品會隨時間輪替,不是每次去都能看到一樣的內容,所以我特別想買一份圖錄帶回家,好好收藏。可能因為有媒體報導推波助瀾,即使是平日,現場觀展人數也不少,不過,這樣的熱度,其實也證明了:浮世繪所描繪的日常,仍然能引起我們今天的共鳴。

展品包含市井生活、風景、歌舞伎角色,除了大家熟悉的葛飾北齋,我個人特別喜歡歌川廣重的《東海道五十三次》,那 53 個宿場,每一站都描繪著獨特的景色與旅途日常,看著看著,腦中突然靈光一閃—「會不會有人真的走過這樣的旅行路線呢?」

結果一查,還真的有。想到這裡,不禁微笑:原來連江戶時代的旅行,也能成為今天的旅人提案。

💭 旅行註解

這趟旅程,沒有密密麻麻的打卡清單,
只有一份順著心意展開的路線。
每個地點的停留、每一次轉車,
都是為了讓自己再靠近一點內心真正想要的節奏。

我想,好旅行不是看了多少風景、走了幾公里,
而是在日常回來的那一天,
身體還記得那片午後的光影、那場偶然的微風,
還有,你旅行中安放自己的方式。

願你也能為自己安排一場—

不為別人定義,只為自己感受的風格旅程。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翔翔
翔翔